首页 > 专题报道 >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
中国通航插翅待飞
2011-09-21 15:45

  杨健翔 毛海峰(中国特稿社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在一度被称作“自行车王国”的中国,两轮的自行车在近十年被四轮的汽车大量取代。就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为交通困扰时,一些人将目光投向了天空。

  去年7月7日晚,目击者报告在东部城市杭州上空发现不明飞行物,当地机场被迫因此关闭一小时。后来调查发现,这不明飞行物并非外星来客,而是一架“黑飞”的私人飞机。所谓“黒飞”,就是没有事先获得批准的飞行。

  在中国,航空飞行接受军队和地方的双重监管。属于民用航空的通航在中国主要是警用、农用、测绘和航拍等作业飞行。作为通用航空的一种形式,私人飞行十年前还鲜有听闻,如今仍是富裕的企业家和演艺明星等少数人的爱好。购买和使用私人飞机,不仅费用昂贵,而且要得到政府部门批准。

  去年十月,国务院发布的《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》说,距地面高度1000米以下的空域将划分成三类:禁飞空域、管制空域和报告空域。在后两类区域内飞行,只需事先报告。此文一出,即被认为是国人期盼已久的通航开放的先声。

  国家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办公室副局长刘钢更倾向用“放松管制”来理解。他说:“中国的空域从来没有对通航关闭过,用'放松管制'比较合适。为了安全,审批和报告是必要的。”

  如今,作为公共交通运输的包机飞行和私人商务娱乐飞行越来越受到重视。

  国务院今年5月发布的《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》提及,2010年中国注册的通航飞机达1010架,计划五年内增至2000架。

 
  与世界领先国家相比,中国的通航业规模尚小。民航总局数据显示,2009年,通航机场或临时起降点约有70个,从业人员约8000人,其中一半为飞行员,登记在册的通航飞机共997架,占各类民航飞机总数的13%,平均每百万人拥有0.5架。通航总产值为17.9亿元,不及美国的千分之二。

  通航业的规模小也意味着市场的潜力大。民航总局2007年的调查显示,发展通航和相关产业可带来1万亿元的市场。

  发展通航可带来多种效益几乎没有异议。2010年国务院发布《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》,将通航业作为高端制造行业纳入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,将重点培育和加速发展。

  中国民航总局运输部通航处副处长靳军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,有关部门正在为通航产品和工程制定一系列标准和政策,“通航改革正处于初级阶段”。

  按照空管委的计划,完成全国范围内的三类低空空域划分,需要4到5年时间。划定空域也是实现通航自由飞行的先决条件。

  打造一个繁荣的通航产业,需要方方面面的准备,包括飞机、机场、航油、地面监视系统、地勤维修服务、产品认证和人员培训等等。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为发展私人飞行创造了条件,但许多国内行业并未准备好应对通航的快速发展。飞机制造业便是一例。

  中国国产的通用航空器主要是中航工业研发的小鹰-500飞机和海鸥-300海陆两栖飞机。其它品牌的通航小飞机多由中外合资企业生产。目前用于包机或托管运营业务的中小型商务机全部来自国外,主要是波音、空中客车、庞巴迪和湾流公司的产品。外国公司十分关注中国市场,有的已在中国建了产业基地,并间接游说中国政府加快行业发展,降低通航产品的进口关税。

  顾虑不是没有。一些业内人士担心通航改革最终会出现与汽车工业一样的局面,即国内市场充斥着外国品牌产品,而这或许是无可避免的。不过通航的发展也会带动机场建设、航油提炼、地面监视设备生产、人员培训和维修服务业的发展,这都是国内企业可以大有作为的。

  今年9月下旬,中国私用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(AOPA)计划组织约30人驾驶自己的飞机从各地聚集到北京的一个机场,这在中国尚属首次。

  “我们在等待最终的审批结果,”协会副秘书长柯玉宝说,“类似的团体活动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,这次的申请比以前容易。”

推荐给朋友:   
全文打印       打印文字稿